中纪央媒门户
年关将至,警惕这些新骗术
来源:中纪央媒网 浏览量:1090
分享到微信:
二维码

中纪央媒网报道

       近日,一演员被拐骗事件引发关注,敲响反诈警钟。记者日前采访发现,随着年关将近,诈骗分子也企图开展年终“收割”,利用群众出行、购物、交友等各类机会精心设计骗局,值得警惕。

  “旧瓶装新酒” 网络诈骗套路频出

  临近春节,诈骗犯罪易发多发。记者梳理发现,一些网络骗术通过“旧瓶装新酒”不断升级。

  ——机票“退改签”+“共享屏幕”。

  近期,罗先生接到电话称他预订的航班取消了;对方表示,可帮助办理改签并支付航班延误赔偿金,但需要他下载相关软件,按提示操作。这一新型“退改签”骗局中,骗子诱导当事人下载“云服务App”会议软件,实现屏幕共享,期间打开银行App、付款码。一番操作下来,罗先生银行卡内的3万多元余额被转走。

  记者了解到,“共享屏幕”已成为诈骗分子新手段,一旦开启此功能,屏幕上显示的银行卡号、密码,以及短信验证码等内容都会同步让对方看到。

  ——假冒政府App+“薅羊毛”。

  不久前,北京市民徐先生通过朋友发来的二维码下载了一款“卫健委”App,里面还提供政府工作人员的微信。徐先生添加所谓“卫健委领导”微信后,进入“补贴群”,群里发布“血糖仪补贴”等项目,每天可领取几元钱的补贴,一个月群内会员就达到了400人。

  当会员领取了几十元补贴后,群内又发布一个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,声称“最少可投资3000元,每日利息45元;最多可投资5万元,每日利息高达1550元”。北京通州警方调查发现,这款App后台地址在境外,是一款涉诈App,该案诈骗项目涉案金额约50万元。

  ——盗取语音+好友借钱。

  近年来,群众对微信好友“借钱”越来越谨慎,但骗子却设法盗取语音信息,增大骗局迷惑性。北京警方披露的一起案件中,孙女士沉迷某款手游,骗子以“帮你充值游戏点券”为名和她语音聊天,并诱使她提供微信账号、密码。

  其间,骗子故意询问孙女士是否为该游戏昵称本人,轻松得到语音回复“是我是我”。随后,孙女士的微信好友便接连收到“孙女士”向他们借钱的消息,听到“是我是我”的语音回复后,4个好友相信并转账。

  ——伪装短信+“安全控件”。

  年底,不少商家推出积分清零活动,骗子也瞅准“契机”。杨某收到“积分兑换空气炸锅”的提醒短信后,看到短信中的网址与真实网址相似,没多怀疑就用手机打开链接,进入“掌上营业厅”页面填写了姓名、身份证号、信用卡卡号、交易密码。

  值得注意的是,骗子还会引导当事人进入“全国银联信用卡提额专用”页面,下载的所谓安全控件实际上是木马程序。杨某提交信息后没多久就发现,自己的信用卡被盗刷近8000元。

  “摇身一变” 冒充特定身份“设套”

  记者注意到,一些诈骗分子还绞尽脑汁伪装身份,达到精准施骗的目的。

  ——冒充租客“杀猪盘”。

  近日,有骗子通过网络平台找到当事人史某,称要长期租一套用于出差住宿的房子。双方达成租赁合同,商定押金5500元,定金1000元,每月租金5500元。骗子自称是某科技公司程序员,和房东聊得甚是投机,还讨论金融投资等话题,说自己通过AI算法可以预判股市走向。

  信以为真的史某主动在对方推荐的网站上申请账号,陆续投入60万元,直到发现平台无法登录才意识到被骗。

  ——以上门维修为由偷装VOIP设备。

  有不法人员冒充联通、移动、歌华有线工作人员,上门以维修、网络提速等理由安装VOIP设备。北京市公安局一位反诈民警告诉记者,境外诈骗分子进行远程拨号,经过VOIP设备转换,被害人手机上的来电显示就是国内的固话号码,大大降低了被害人的防范心理。

  在北京朝阳警方2024年破获的一起案件中,嫌疑人在网上应聘安装设备的工作后,“老板”与其联系后派发了假冒宽带公司客服的工牌,快递VOIP设备,并告知安装地点。一个月内,该人员共安装设备数十台,获利近万元。

  ——冒充快递员实施“刷单”诈骗。

  随着公安机关打击力度不断加大,诈骗分子转移涉诈资金盯上了黄金、现金转移。近日,刘女士被假冒的“顺丰快递员”添加好友,并被拉入一个微信群,群内展示各类礼品图片,由刘女士自行挑选。在挑选的礼品送达后,对方便诱导其下载自制的刷单App。App中,客服发布包括为淘宝商家点赞、关注等在内的任务,并声称刘女士完成任务后可通过微信红包获得返利。

  当刘女士申请提现时,对方以需要支付“救援金”为由,诱使刘女士通过网约车向指定位置运送88000元现金,所幸刘女士的行为及时被警方拦截。

  增强警惕意识 防患于未然

  据了解,2024年以来,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紧盯高损电诈案件及新型诈骗手段,全年电诈破案、刑拘数同比分别上升26.9%、36.8%;将打击涉诈黑灰产业链作为主攻方向,创新建立多部门综合联动打击治理机制,成功打掉取现团伙80余个、抓获犯罪嫌疑人500余名,实现涉诈线下大额交易逐步清零,2024年全年累计返还被骗群众资金7.4亿余元。

  多位反诈民警表示,反诈不是“遭遇战”,而是“持久战”;要增强警惕意识,提防各类新型诈骗手法。

  首先,对于陌生好友申请、陌生短信链接要加强防范甄别,避免落入陷阱。例如,骗子仿冒运营商发来的短信中,利用群众对英文字母“l”和数字“1”的低辨识度,用“l0086”冒充“10086”。

  其次,注意保护个人隐私,不下载陌生App。多地消委会近日发出节前提醒,来路不明的应用程序可能包含恶意软件,一旦安装,可能会窃取银行卡密码、验证码等个人信息。消费者不要在未经核实的平台上填写姓名、身份证号、银行卡号、密码等,尤其是涉及金融相关信息,要格外谨慎。

  最后,需要以有效方式强化防诈措施。受访者表示,可通过开启手机银行App的“夜间锁”、支付软件的“夜间保护”功能,减少银行卡盗刷风险。

[声明]如遇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。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:400-1191-838



如遇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。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:400-1191-838

王兴兴评中国教育体系:国内校园学的很多东西太老了 甘肃民勤:戈壁滩上的“中国人参果之乡” “慢火车风景线” 春运最后一岗到站 科技育苗助春耕 辣椒映红产业路 DeepSeek搅动寒假作业,基础教育与AI如何磨合?
听宋才发老师的法学方法论有感 《哪吒2》票房火爆 周边产品热销 三亚:耐盐碱水稻育种忙 冲刺全球影史票房榜前十!《哪吒2》票房破110亿元 福星高照七十载,翠松仙鹤贺延年——祝戴元军先生生日快乐
从舌尖到指尖,“宵”费创新有活力 蛇年元宵节“十五的月亮十五圆” 这里的果蔬何以能“南来北往”?——山东莱芜发展智慧农业一线见闻 大风降温 谨防发生心脑血管疾病 后备箱是家乡 方向盘是远方——蛇年春节返岗见闻
自侦化、公诉化和提前介入——高质效办好行政检察案件的新思路 大学生夫妇返乡的“火辣”事业 “春节消费地图”藏着怎样的消费活力? 运用遵义会议历史经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8组数据看春节消费的变与不变
从菜园到舞台,三十年“村晚”唱响乡村振兴变奏曲 春意穰穰!非遗中国年无限精彩 南迁候鸟如何“过春节”?湿地保护修复“越冬天堂” 送您一个文明包,戒烟限酒无隐忧 大年初五话习俗:“破五” 送穷神迎财神 北方吃饺子
“村跑”火热,跑出特色、跑进人心 好消息!2月起,这些惠民举措将落地 文旅市场开门红 春节消费活力涌动 县域经济蓬勃发展 世界共此时 文化中国年
中国的春晚,世界的春节 蛇年春晚,你最喜欢哪个节目? 还是太超前了!机器人在春晚舞台上扭秧歌 让年“味”儿在创新中滋润绵延 “大棚果”变“致富果” 山西五台小西红柿“正当红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