午后的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,刘明昌正带领着一群学生排练电音三太子舞步。这位从台湾来到大陆已有十余年的非遗传承人,用他独特的方式,在两岸非遗文化方面刻上属于自己的印记。
与三太子结缘:从台南到厦门
“这份缘分始于童年。”刘明昌回忆道。小时候,父亲带他去台南的太子宫,在那里他第一次接触到了三太子文化。虽然当时年幼懵懂,但这段经历却在他23岁时开花结果,让他走上了传承电音三太子的道路。
2005年,台湾掀起“台客风”潮流,传统的三太子表演开始与电音文化碰撞融合。“最初是年轻人将夜店舞步融入其中,虽然遭到长辈排斥,但这种创新的表演形式很快就流行开来。”刘明昌说,正是这种突破传统的尝试,让古老的民俗艺术焕发出新的生命力。
扎根厦门:文化传承的新起点
2013年,刘明昌来到大陆。经过在广东的创业尝试后,一位从事舞蹈培训的朋友向他推荐了厦门。“福建与台湾的文化习俗相近,加上厦门对台青创业的支持政策,这里成了最理想的选择。”
在厦门,刘明昌遇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——厦门三太子少年团团长蔡建龙、黄灿和林雯樱。“这种缘分非常难得,”刘明昌感慨道,“大家都在为保护这份文化遗产而努力。”
创新教学:让传统与现代对话
在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,刘明昌开设了电音三太子社团。与台湾的教学经历相比,他发现大陆学生对传统文化有着更强烈的学习热情。“在台湾,年轻人更倾向于街舞这样酷炫的舞种。但这里的学生们,即使是要付出更多努力的非遗项目,他们也都很愿意尝试。”
教学并非易事。电音三太子的头套重达30多斤,表演者需在密闭、视线受限的环境中完成舞蹈动作。电音三太子头套里面是个黑暗的空间,只有前方一个小窗可以看到外界。有时会撞到头,甚至有晕倒的风险。刘明昌说,正是学生们这种不怕辛苦的精神,让他倍感欣慰。
两岸融合:共创文化新篇
“三太子文化在两岸其实没有太大差异,”刘明昌解释道,除了一些仪式细节,比如台湾地区会有烧纸钱的习俗,整体文化内涵是相通的。
现在,刘明昌与厦门三太子少年团经常联合演出。他们互相学习对方的步法,融合创新,努力让这份文化遗产既保持传统韵味,又能与时俱进。“我们在非遗这条路上相遇,就像找到了知音。”刘明昌说。
从台南的太子宫到厦门的校园,刘明昌用25年的坚守,在两岸之间架起了一座文化的桥梁。在这里,传统与现代交融,两岸文化相映生辉,谱写着一曲动人的非遗传承之歌。
如遇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。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:400-1191-838
扫描二维码
下载手机客户端